周其伟中国雕刻大师丨雕刻佛像要忆古思今,主要体现出菩萨的神韵

发布时间:2025-01-24 点击数:24






禅修篇雕刻技法一个好的工匠,如何雕刻一尊神形兼备的佛像,菩萨像,观音像,罗汉像,不是照葫芦画瓢,而是要不断的揣摩,雕刻最好的佛造像,必须要学习南北朝、五代,唐代佛造像,那个时代的佛造像,无论石雕、玉雕、木雕佛造像,其工艺水平,代表古今最高的佛造像艺术。比如洛阳的龙门石窟,



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,敦煌莫高窟等佛造像,千佛涯石窟。



千佛崖石窟

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北的千佛崖石窟,是四川省境内规模最为宏伟的石窟造像群。千佛崖全崖造像南北长388米,最高处距地面45米,现保存有873个窟龛、7900多尊造像,窟龛重叠分布,密如蜂巢,最多达到14层。千佛崖的开凿历史绵延1400余年,被誉为“历代石刻艺术博物馆”。



“千佛盈崖现蜀山,嘉陵江水碧弯环”,千佛崖石窟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,其艺术造诣也非比寻常。大佛洞(北魏)中的立佛与菩萨像身躯肥硕颀长,衣纹富有质感,是“秀骨清像”的代表作;

造像全部采用圆刀雕法,佛像造型优美,立体感极强;弥勒窟(初唐)中出现了极富特色的镂空雕菩提树,在同期佛窟中十分罕见;大云洞(盛唐)中的通顶大立佛,足踏莲座,身光上浮,面容丰腴。中出现了极富特色的镂空雕菩提树,在同期佛窟中十分罕见;大云洞(盛唐)中的通顶大立佛,足踏莲座,身光上浮,面容丰腴,雕刻精美;多宝窟(盛唐)中的圆雕胁侍菩萨更有“东方维纳斯”的美称……

千佛崖石窟题材丰富,雕刻技艺精湛,造像精美,可与同时期中原和北方的著名石窟相媲美,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石窟群之一。古人有诗赞曰:“积首慈云伏翠崖,神工鬼斧费安排。装成万象悬江岸,一样神仙别样佳。”



敦煌莫高窟

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、西千佛洞的总称,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,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,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。

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,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。南北长约1600多米, 上下排列五层、高低错落有致、鳞次栉比,形如蜂房鸽舍,壮观异常。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,保存最完好,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,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。

前秦符坚建元二年(公元366年)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,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,状有千佛,于是萌发开凿之心,后历建不断,遂成佛门圣地,号为敦煌莫高窟,俗称千佛洞。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,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、北魏、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西夏、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个,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,彩塑像两千身,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。若把壁画排列,能伸展30多公里,是世界上最长、规模最大、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。

龙门石窟

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,之后历经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,南北长达1公里,今存有窟龛2345个,造像10万余尊。

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,跨越朝代多,以大量的佛像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、经济、宗教、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,对中国佛教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


所以一个雕刻佛像的工匠一定要纵观南北石窟佛造像,要亲临其境,考察古人的工匠精神,

比如我雕刻观音送子,在雕刻前要斋戒九日,每日念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《大悲咒》九天之后要沐浴更衣,净心净手。才开始雕刻,



该和田白玉(观音送子)作品做工集雕刻手法之大全,如立体雕.透雕.高浮雕.浅浮雕.薄意雕,形为斧劈形,堆塑形,垂塑形、大写意形,工笔形,等等。所雕菩萨端庄祥和,童子活泼可爱!山石.树木.行云.流水无不紧密有致,远近层次分明!整体给人以工笔画的感觉,且又镂空感很强,观音童子,画面云山雾水,犹如仙境一般,其玉为上等和田白玉,局部为羊脂白玉,无论工料也是百年难得一遇国之瑰宝。



和田白玉(观音送子)摆件85公分,宽80公分,20公分


 

更多 ›书画名家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