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9日,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“笔墨绘军魂 胜利祭英灵”大型主题书画展在北京和·艺术馆庄严启幕。本次展览旨在以书画艺术形式,深切缅怀革命先烈,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。

在北京和·艺术馆开幕式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。主办方代表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十四年抗战的烽火岁月,向三千五百万英勇牺牲的中华儿女致以崇高敬意,强调此次展览是以笔墨追思、以丹青传情,让历史在艺术中获得永生,让抗战精神在传承中历久弥新。

展览得到了文化出版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。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指出,正是在党和国家对我国红色文化传承的坚强引领下,才能以书画为载体,重温艰辛抗战历史,激扬中华民族精神。中华出版促进会代表阐述了办展初心,即希望通过书画艺术具象化80年前的抗战精神,使观者铭记历史、感恩先辈;山河无恙的今天,是先烈用生命换来;民族复兴的明天,该我们用肩扛起。多位艺术家及文化界人士在致辞中一致认为,书画艺术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文明薪火,应自觉担当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讴歌伟大时代的社会与历史责任。

中华出版促进会副理事长 陈垠 致辞

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席 李韬 致辞

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刘广源 致辞

艺术家代表、肌理画派创始人 户广生 致辞

新华社高级记者、原北京分社总编辑 张宝瑞 致辞

和众集团总裁、酷车小镇镇长、和·艺术馆馆长宋少波 致辞

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、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谷振春 宣布开幕仪式
在展厅内,三百余件书画精品力作汇聚成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。作品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既有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卷,也有笔走龙蛇的书法力作,更有生动再现历史场景的人物画。其中,多位艺术家联袂创作的《抗战长卷》尤为震撼,以史诗般笔触勾勒出十四年抗战的壮阔历程,令众多观众,尤其是亲历抗战的老兵们动容不已。互动展区通过志愿者的深情讲解,使历史更加可感可触,引发了年轻观众的强烈共鸣。



据悉,本次展览将持续至本月31日,免费向公众开放(北京酷车小镇和·艺术馆具体地址及公共交通指引:地铁7号线南楼梓庄C口步行200米)。该书画展此后还计划深入我国革命老区、学校校园、部队军营及全国举行巡展,旨在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,激励全社会铭记历史、珍爱和平、凝心聚力、接续奋斗、共创未来,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交出更为优异的答卷!



李翰, 著名画家,生于1969年,山东青岛人。号崇阿草堂、鹤庐、寄山,本名,李建辉,字旭峰,别署,李翰,国家一级美术师,东方文化研究会研究员,香港书画院副院长,中国美协(香港)分会会员,中央美院客座教授,二零零八年文化部侨联徐悲鸿画院特聘画家,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会员,青岛市崂山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,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德艺双馨书画名家, 获得2023巴塞罗那艺术学院、西班牙皇家艺术家协会、毕加索故居博物馆联合颁发的优秀导师大奖。
获得2024毕加索国际艺术大赛金奖。
李翰,自幼好书画,青年时期得山东省书家张立魁先生指点笔法,书艺大进,先后学习临写古今名家法帖及魏碑,凡三十年无间断。在国画方面受到山东青岛国画名家张朋大师的艺术影响,长期观摩张朋先生国画真迹,得抚鹤堂张朋画集两册,潜心研究画法。近五十岁之年又到人民大学山水大家张复兴、程振国,国画理论与创作高硏班学习进修一年,近年来精力转于国画山水创作方向,学习研究宋、元、明、清名家山水画法。
结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画理论与创作高级研究班,受业于山水名家张复兴、程振国、杜平、等老师,工于中国书法、国画山水、人物、花鸟、走兽的艺术创作,艺术上崇尚清四僧,石涛、石溪、八大、渐江的艺术开拓精神。
近年来学习研究黄宾虹大师山水画法,读黄氏画论,参悟五笔七墨笔法,收益良多。
先后多次游历黄山、太行山、崂山等地写生采风,饱览名山大川山河之峻秀造化,感受华夏人文景观之时代气息,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,会心于笔墨之间,先后创作了一批山水国画作品,艺术水平再次得到提高升华。
书画作品入编人美出版社《国家墨宝》典藏集,《中国近现代名家典藏画集》综合卷等,联合文化出版社中国近现代艺坛传奇人物《百年巨匠》等。
李翰先生的山水画造诸,自然是得益于他对传统文人画的一脉相承。但作为业内少有的实力派画家,李翰先生能深得众人赞誉,使作品备受推崇,根本原因则在于他那自省自悟的文人心态。正所谓“画以养性情,可涤烦襟、破孤闷、释躁心、迎静气”。李翰先生耕耘画坛多年,秉持此道,故能令笔墨脱去俗尘,使自然丘整内融于胸中。游山历水,一览天地之大;笔墨畅怀,绘尽山水风采。由此观其画作,真可谓是众美集腕,便成名笔,绝无一处雷同之感!
在一些地域风貌相近的画作中,李翰先生也是善以不同的视觉角度来进行构图造境。其中最以奇雄博大、险峻高迈之景著称画坛!一幅幅纵向构图山高水远,看似取景容易,实则却是很少有人能在领略山水真迹的基础上,再于画端复现万般景象。但在李輸先生画中,诸如奇峰绝壁,大水悬流,怪石苍松,幽人羽客,皆是能尽显无遗,此真如古诗论画云:“画笔善状物,长于运丹青;丹青入巧思,万物无循形!”就比如看他的《飞来峰一角》《溪山渔隐》等作。画中笔墨皆以#擦之法见张,同时又不失水墨渗化的淋漓韵味,前者是以粗笔勾研山石肌理,后者则在浓淡相宜间渲染天地元气。因此无论是绘作丘渔居之旷逸,还是奇峰绝壁之险绝,亦或是曲径通幽的林木层叠,在李翰先生的笔下,都是极具深#的画境空间,而非是单纯的平面结构堆砌。清溪倒峡掩映以通泉脉,飞橙盘空曲折以达幽婆,远视苍苍,近视茫茫,观之着实令人瞻恋不已!笔墨间独领林泉高致,方寸中尽显造化神工,操笔如在深山,居处如同野整,修为如此,堪称非凡!
笔墨素韵立高致,静参林率得天真。在当代山水画家群体中,李翰先生的山水造诸确已臻至卓然超群之境,此乃有目共睹之实。传承有道立定文人画品,师法诸家堪称笔墨正宗,故其笔下山水,既是能见范宽之雄浑、董源之秀润、石涛之灵逸,更是能独抒已见,彰显当代山水文脉的弘道精神!以读书明理为基,以游历广识为养,数十年苦心孤指,终成一家之风!经此,笔下丹青又怎能不臻入化境?概言之,李翰先生是真正具备了一个当代文人所应有品格与文化自觉,这是他的风骨所在,也是其艺境的最终归旨!作为观者,我亦衷心祝愿李翰先生艺树常青,期待他有更多佳作问世!
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,
美术评论家 陈传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