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书画界泰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画派创始人——张涵民

发布时间:2025-11-17 点击数:0

张涵民,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画派创始人,中国天门山第一人,油画少数民族文化第一人,师从沙孟海、张大千,靳尚谊,擅长自然山水的创作、少数民族油画人物和意境风景创作,张涵民大师习研国内外大家之所长,融会贯通,作品价值不断攀升,书画润格达5万/平尺,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"和平艺术家"称号,创下873.8万元拍卖纪录,被誉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艺术家。



张涵民,男,汉族,生于1945年,祖籍河南洛阳,现居北京,著名学者、油画家、、国画家、准红袍艺术家、考古专家,一级书法师。现为紫光阁国礼艺术家、国家博物馆古文字研究院名誉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北京市文联理事、北京书协艺术顾问、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、清华书画高研班客座教授、中国收藏协会副秘书长、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顾问等,享受特殊津贴,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之一。
张涵民师从沙孟海,5岁就跟在沙孟海身边学习书画30年,张涵民作品有沙孟海的风格,经恩师沙孟海介绍跟随张大千学习国画28余年,为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。张涵民的泼彩作品得到了张大千恩师的真传,作品曾参加全国历界美展,曾应邀赴新加坡、美国等国家美术院校讲学。张涵民得恩师沙孟海、张大千言传身教,全面继承沙孟海、张大千艺术技法特色,并有所创新,其作品色彩鲜而不艳、雅而不俗,给人以丰富多彩、生机勃勃之感,进入世界名人录文化篇。



在国画学有所成的同时,他也对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
1986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,导师靳尚谊先生。
1998 年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深造。
2000年 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举办个人作品展。



中国,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,除汉族外,共有55个少数民族,不同的民族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政治风貌。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,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。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,既包括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,也包含了现当代的文化,具有悠久的历独具一格的特色。



壮族婚礼以"炮火"入洞房、对歌传情为特色。新娘来到新郎家前,要经过"炮火"组的鞭炮"阻击",需几次冲锋才能进门。婚礼中还有"哭嫁"习俗,表达对娘家的不舍。
演变:传统婚礼中存在"不落夫家"的习俗,现代逐渐简化,但对歌等传统元素仍被保留。
时代意义:壮族婚礼中的对歌等习俗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活力,而"炮火"入洞房等仪式则反映了民族的勇武精神。



苗族婚礼以"抓"新娘、对歌为特色。在湘西苗族中,迎亲队伍要设法"抓"走新娘,而新娘的同伴则会保护她。婚礼中糯米饭是重要信物。
演变:从传统的族内婚到现代的族际婚,苗族婚礼也在适应社会变化,但对歌等传统仍被保留。
时代意义:苗族婚礼中的对歌等习俗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,体现了苗族人民的艺术才华和生活智慧。



2001年作品油画《壮族婚俗》在全国人物油画大展中获奖。2002年其油画作品《苗族少女》在全国戏曲人物油画大赛中获金奖。
2004年作品《荷》获得全国没骨大展一等奖。
2013年9月在亚文联新闻发布会上,荣获“全球文化艺术大师”称号。
2015年,张涵民正式被授予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”称号,这是中国美术界第一个人得此殊荣。授予理由是为了表彰他“在中国长期致力于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,支持为青年人提供优质教育,为实现教科文组织的理想和宗旨所作出的贡献。”作品被人民大会堂、国宾馆、国家驻美、驻英大使馆及中南海等博物馆收藏。

2015年8月,与苏士澍一同受邀参加日本东京举办的汉字文化名人名家展。《临江仙》作为重要展出作品
2017年,受邀参加CCTV举办的中国书画名家访谈。
2022年,《陋室铭》被凤凰卫视《风云对话》栏目收藏,并在节目中展示。



2002年 作品被英国国立维多利亚奥艾伯博物馆收藏。2003年 获法国欧亚艺术联盟荣誉奖2004年 被评为《做公益 我行动》爱心大使2004年 作品《吊脚楼》被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收藏。2005年 作品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。2006年 油画作品《高山白桦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。2006年 获第一届英国皇家国际艺术比赛中国区决赛金奖 。2007年 油画作品《午后》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。2007年 作品《黄石寨》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。2008年 在世界艺术家协会中国区域协会举办的2008“艺术之声”书画展出中,油画作品《哭嫁》获得金奖。2009年5月 被聘为“国家对外友好文化使者”。2010年6月 被聘为全国艺术职称考级中心首席专家。
张涵民老师不管是油画的用色,还是观察的角度,都是达到了完美的级别。尤其是她的作品给人一种动态的美,让观赏的人内心能感受到绘画的力量感。



 

更多 ›书画名家

点击排行